百面绘天津 | 孟庆利:从钢铁减排到零碳算力的破壁之路

2025-07-22 09:14 来源:中国网


在天津市北辰区江天数据的智算中心里,孟庆利熟练地操作着智能大屏,调出实时能耗数据,见证着钢铁洪流与数字比特在他的职业生涯中完成历史性交汇。这位与能源打了二十年交道的管理者,正推动着企业从钢铁重工向绿色数字基建的深刻转型。

他的战场曾是天重江天重工灼热的钢铁车间。彼时钢铁行业深陷产能过剩与成本攀升的泥沼,作为能源舵手的孟庆利,面前矗立着三座大山:年排放3000吨的硬指标、不断蚕食利润的能耗黑洞、亟待破局的产业寒冬。

“我们做的不仅是节能,更是求生。”他的团队在轰鸣的机组间开辟创新战场:国内首套燃气混风设施如精密调节器般优化燃烧效率,小型高温高压发电厂将富余热能转化为清洁电力,低温余热回收系统织就能源循环网络。当粗放的钢铁巨兽被植入精密能控神经,年排放量奇迹般压缩至900吨——相当于为京津冀大地年植14万棵苍翠乔木。


image.png


当2018年天津产业结构调整的浪潮涌来,天重江天重工被列入转型名单,孟庆利参与团队南下考察武钢、杭钢经验,远赴欧美国家取经。无数个日夜的行业比对后,基于天津的能源保障优势与区位潜力,IDC数据中心这一数字时代的“能源大户”,成为转型最终锚点。

从钢铁到数据,能源管理的底层逻辑似乎一脉相承。但真正躬身入局,孟庆利才察觉技术逻辑的天壤之别。“真正做起来才发现,技术、设备,逻辑差异巨大。”他坦言。面对全新领域,孟庆利以归零心态投入学习,正是这份对能源本质的执着认知,使得创新思维在陌生土壤里破土而出。

当钢铁工厂的务实基因注入数字基建,环京智算中心交出PUE值1.2的惊艳答卷——这不仅是能效的突破,更是传统工业智慧在数字时代的涅槃重生。

站在智算中心园区,孟庆利指向远方仍在建设中的二期算力产业园。1200亩的热土上,正擘画着更宏大的能源革命:“GW级园区将实现绿色低碳运营,建立全生命周期碳管理路径。”这不仅是企业转型的再进阶,更将为京津冀算力走廊竖起“零碳枢纽”的行业标杆。


image.png


如今,孟庆利的目光已越过津门:以自主创新的算力基石搭建跨境低碳数据走廊,让中国智造的绿色密钥,为上合组织国家的数字化未来开启新的大门。当重工业的厚重底蕴与数字时代的创新锐气在他的手中融合,一条贯穿传统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已然显现——它始于钢铁厂区的技术攻坚,成于数据中心的能效革命,终将抵达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零碳彼岸。在这条路上,孟庆利用二十年专业坚守证明:真正的转型不在于抛弃过去,而在于赋予传统以新的时代价值。


73f523798d0cf427555d23074fe287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