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津动物园熊山,饲养员付涛被游客和网友亲切地称为“波比她爹”。他就是马来熊“波比”的专属“奶爸”,也是它的“经纪人”,用8年时光将一只调皮的马来熊打造成全网瞩目的“拆家网红”,更以幽默的天津话解说和专业的科普传播,架起了公众与动物保护之间的桥梁。
2017年夏天,付涛调到熊山后,开始和4名同事一起负责饲养天津动物园熊山的18只熊。“‘奔波儿霸’脑门少了点儿毛,总爱和‘奔波儿霸’摔跤的叫‘霸波儿奔’,个头儿最高的是大黑,最胖的是胖妞……”付涛对自己饲养的每一头熊的性格、爱好和习性都了如指掌。说起今年9岁的“网红”马来熊波比,付涛犹记得见到它的第一印象,“第一次见到波比时,它胸口那撮像太阳一样的毛特别显眼,像个傲娇的小公主。”
2021年,付涛偶然间开始用短视频记录与“波比”的日常,初衷是“留下点工作纪念”。他用天津话讲述熊山18只熊的日常动态与爱护动物的科普知识,凭借有趣的冷知识普及和幽默的解说收获了大批粉丝。如今,付涛的账号已积累9万多粉丝。“其实我占很小一部分功劳,波比自己才是顶流——长相可爱,拆家凶猛,连水泥地都能挖穿。”付涛笑道。
作为熊山保育员,付涛的日常远不止于拍摄工作。每天清晨的第一件事是清理波比外运动场的粪便和垃圾,随后为它设计“丰容玩具”——将苹果切块塞入带洞的容器中,迫使波比用爪子颠动取出。“这既能满足它的探索欲,又能锻炼智力。”付涛介绍说。尽管波比常把墙皮掀得斑斑驳驳,每年消耗熊山七八成水泥,付涛仍乐此不疲地拍摄:“拆家是它的天性,我能做的就是边收拾边记录。”
在付涛口中,波比就像是“亲闺女”,更是野生动物保护的“代言人”。作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马来熊野外仅存数百只,而天津动物园的马来熊群体却是全国动物园中“最庞大的”,在人工繁育领域具有标杆意义。“我们的专家团队常在全国论坛分享经验,为马来熊血缘分配和种群延续做贡献。”付涛语气中带着自豪。
网友通过镜头看到的波比,是能用爪子精准剜椰肉、开榴莲的“㧟师傅”,是连生日蛋糕都要“先拆后吃”的捣蛋鬼。但在付涛眼中,这些行为恰是传播保护理念的契机。“很多人因为波比知道马来熊物种濒危,这就是意义。”他常在直播中强调,“别光看它拆家可爱,它们的野外栖息地正在消失。”
为了让野生动物获得更好的生活质量,天津动物园会定期进行“丰容”,即用游戏的方式模拟野外捕食的场景,让熊通过气味来寻找食物。因为波比最聪明,还乐于探索,付涛给波比的任务总是最难的,有时会把切成块儿的水果放在竹筒里投喂。波比不像其它熊,吃不着就气急败坏地干脆一脚给踩碎了,它甚至会把球转到合适的角度,用爪子慢慢抠出里面的食物。“我能感觉到它很享受自己去撕去剥的这个过程,它是一边吃一边玩,如果完美地完成了一次任务,它还十分有成就感,会龇着牙对我哼哼,跟我炫耀,让我夸它。”付涛认为,爱护野生动物的方式就是不改变它们的天性。
付涛和同事在熊山的水池上用铁链子和轮胎做了吊桥,还时常准备各种玩具,盼望在有限的条件下,让每一只熊都能快乐地生活。在科普视频里,付涛也不忘教孩子们怎么观赏动物:“你们安静地看它们怎么溜达、怎么晒太阳、怎么玩水,观察真正的野生动物是怎么过完它的下午,这不比扔点儿挂面和胡萝卜,然后一排熊在下面一会儿转个圈、一会儿拜拜有意思多了!”
付涛的故事,是中国野生动物保育员的缩影。他们用专业知识守护濒危物种,也用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唤醒公众意识。付涛通过镜头中记录了波比的鲜活个性,让马来熊保护进入大众视野,而天津动物园在人工繁育领域的突破,则为马来熊这个物种留存了更多希望。正如付涛所言:“记录波比是为了让动物保护更加具象化。”当游客因“网红熊波比”驻足熊山时,或许也会记住他这句话:“每一只熊的‘任性’背后,都是野性生命的挣扎与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