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举办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实践基地成立仪式:用英语讲中国故事 以实践促思政育人
为推动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走深走实,4月26日,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联合新航道天津学校,共同邀请本市多所中小学共同打造的“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实践基地”在该校国际学术交流中心正式成立。天津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玳玮以视频方式发表致辞,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会”全国执行总指挥张凡林,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副总裁、新航道天津学校校长雷丰奎,以及外国语学院党政负责人、合作中小学师生代表等百余人出席活动。
陈玳玮在致辞中指出,天津师范大学始终秉承“勤奋严谨自树树人”的校训精神,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使命,以培养“四有”好老师为目标,在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建设等方面成果丰硕。今天这一实践示范基地的成立,既是天津师范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思政教育与语言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陈文栋作为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香港代表团助理志愿者,在奥运村向世界讲述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设计理念,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用语言架起文化桥梁的担当。
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田鹏表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将立足语言学科优势,发挥自身龙头作用,与中小学一起探索建立“课程共建、师资共培、资源共用、成果共享”的长效机制,将“讲好中国故事”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助力培养兼具家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仪式现场,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为天津市实验中学、天津市第七中学、天津市昆明路小学等10所中小学进行了授牌和授旗仪式,标志着这一创新平台正式投入运行。
作为首批合作学校代表,天津市第七中学校长王保庆表示:“基地的成立打破了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分段式’壁垒,我们将依托平台开展‘大手拉小手’研学活动,让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文化自信。”
这一理念已在实践中初见成效——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宣讲团团长张宏宇带领团队走进天津霍元甲学校,用黏土模拟狗不理包子制作过程,以英文讲解天津美食文化;在“爱心大巴车”活动中,志愿者团队向外国友人介绍五大道历史、李清照诗词等,从天津故事延展至中华文化脉络。“我们希望用创新的方式,让传统文化‘活’起来。”张宏宇说。
据介绍,该基地旨在通过资源整合,构建“大中小学纵向贯通、校内外横向联动”的思政育人新格局,助力新时代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文:马江芃;图片由活动方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