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乡村振兴的“萝卜+”蓝图

发布时间:2025-04-08 14:48:44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大家好,给大家看看,这块地是我最近租下来的,附近环境也特别漂亮,今年沙窝萝卜的种植面积又扩大了。关注老郭,吃好萝卜,继续租地!”在天津市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祥裕家庭农场的田地里,网红主播“沙窝萝卜老郭”兴奋地向屏幕前的网友介绍着自己新租田地的环境,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沙窝萝卜种植的过程。

提起沙窝萝卜,天津无人不知。南运河畔的西青区辛口镇小沙窝村是沙窝萝卜的核心产地,这里种植萝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多年前。蒙金土、运河水、勤劳人孕育了绿如翡翠、甜脆多汁、口感“赛鸭梨”的沙窝萝卜。近些年,西青区将萝卜产业作为特色产业之一,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运用新销售模式,依托“沙窝萝卜+”等农文旅融合发展项目,完善沙窝萝卜产业链,推动产业发展。沙窝萝卜也成为继小站稻品牌后,天津市第二个进入“国家队”的农业特色品牌。2025年,西青区还将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做强沙窝萝卜品牌,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田,促进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纵深发展。

龙头企业带动标准化打造核心示范区

image.png

西青区小沙窝村几乎家家种萝卜,但若论标准种植、“互联网+销售”模式的“探路人”,就要数“沙窝老郭”郭芝振。作为第二代萝卜种植传承人,郭芝振的家族与沙窝萝卜有着深厚的渊源——其父曾参与20世纪80年代沙窝萝卜种子提纯复壮工程。2003年秋,一次偶然事件改写了他的人生轨迹。某农户因延误农时,创新采用塑料布覆盖技术,意外培育出品质更优的越冬萝卜,以高于市价10倍的价格热销。这一发现让当时还是普通农户的郭芝振敏锐捕捉到错季种植的商机。2004年,他整合家族15亩土地,建起两座试验大棚。首年试种即获市场追捧,但次年随着跟风种植者的激增,传统的销售渠道已无法消化产量。不甘被困的郭芝振开着二手黄大发面包车,凭纸质地图跨省开拓北方市场。2007年冬季,多数村民仍在街边摆摊时,郭芝振悄然开启“互联网+”尝试。这个连拼音都不太熟练的庄稼汉,硬是靠“一指禅”在博客发布全流程种植图文,成为全村首个网络卖家。首笔100箱订单的成交经历颇具戏剧性——“100箱是当时一个月的销量,突然有这么一个大单,心里高兴,但也非常担心。第二天,放下货,拿到钱,回来的一路我才放心。心里那个美啊,唱了好几首歌。”这次成功让郭芝振意识到,网络销售能突破地域限制,开辟全新市场。

2021年,58岁的郭芝振再次勇立潮头,入驻短视频平台开启直播带货。从最初面对镜头的生涩,到如今能连续直播7小时,他独创“场景化营销”模式——在大棚里一边采收、一边讲解,用田间实景增强可信度。针对南北方饮食差异,他总结出“北方生吃推介法”与“南方烹饪指南”,十年间将沙窝萝卜卖到了北上广深。承诺“不满意包退”的诚信经营策略,让退货率始终低于行业水平。

成为镇域网红后,郭芝振主动担起“技术传帮带”的责任。他总结的“用户画像速判法”(即通过ID分析观众特征)“萝卜百科全书式话术”等经验,悉数传授给前来取经的村民。在他看来,行业壮大带来的品牌效应远胜个体竞争。“过去,种萝卜靠的是农户经验,家家手法不一样,种出来的萝卜口感也不同。现在,我们都是科学化、标准化种植,由市农科院专家指导,农户也知道了按照标准可以种出品相佳、口感好、能卖上好价格的萝卜。”郭芝振说。

2024年,西青区制定“沙窝萝卜”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方案和任务清单,成立了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的沙窝萝卜品牌建设工作专班,以“三品一标”为任务目标,全方位推动沙窝萝卜品牌振兴。区、镇、村、供应链企业四方签订了沙窝萝卜品牌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沙窝萝卜品牌。据介绍,西青区辛口镇打造了260亩沙窝萝卜核心示范区,通过“订单制”合作,区域内实现了统一籽种、统一指导种植、统一包装销售。“在打造品牌的同时,我们进一步扩大了销售渠道。目前,销售网络覆盖了京津冀地区的京东七鲜、物美、永辉等10余家商超,以及线上的京东、美团优选等。今年,计划将沙窝萝卜推广到香港、澳门等市场,提升品牌溢价力和影响力。”“90后”新农人、西青祥裕家庭农场负责人郭绍祥介绍说。

近年来,西青区不断引导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投入力度。2024年,沙窝萝卜核心示范基地升级了55亩、共11个高标准温室大棚,打造出沙窝萝卜核心种植基地示范样板,作为培育示范新品种、新技术的展示基地。为了打响沙窝萝卜特色产业品牌,西青区强化沙窝萝卜品牌增值能力,依托作为天津城区菜篮子基地的近郊优势,利用电商和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萝卜展销,还鼓励萝卜种植户借力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同时,小沙窝村还与“阿米直播助农”签约合作,“阿米直播”的专业团队和村里经过培训的大学生纷纷直播带货,在线上掀起销售热潮。“未来,我们会结合辛口镇的全域旅游规划,重点打造小沙窝村旅游观光农业,吸引全国游客到田间地头拔萝卜,到文化体验馆感受沙窝萝卜文化,把小萝卜做出大文章。”小沙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冯元洪信心满满地说。

培育新品种新技术打造区域优势特色产业

image.png

“这是我们新品种冰激凌萝卜,吃起来甜度高、软糯,有冰激凌的口感。”郭芝振拿起一款红皮萝卜,边展示边说。

历史悠久的沙窝萝卜,既要延续老味道,又要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凤梨萝卜”“冰激凌萝卜”等新品种纷纷上市,萝卜的造型、口感呈现多样化,既有老年人喜欢的脆甜又带辛辣的口感,也有深受年轻人和孩子们喜爱的偏水果口味。2024年,由天津市农业科学院专家精心培育的新品种“天星2号”沙窝萝卜正式上市。同时,“七星”“北斗”等10余个杂交品种,稳稳占领市场。与老品种相比,新品种的甜度、口感度、脆度都得到显著提升,单价提高了近两倍。

2024年11月18日,第十七届沙窝萝卜文化旅游节主场推介会在辛口镇沙窝萝卜核心产区科技示范基地开幕。与往年不同,代表沙窝萝卜全新品牌形象的“五标一码”(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标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区标识、“津农精品”标识、“沙窝萝卜”商标、“沙窝”字型标和防伪码)首次亮相,沙窝萝卜有了专属的“身份证”。

为了守好“沙窝萝卜”这个津门老字号,小沙窝村还计划与京东电商平台合作打造京东精品源沙窝萝卜溯源基地项目。“凡是基地生产的沙窝萝卜,外包装上都会加上溯源二维码,买家只要微信扫一扫,就能看到萝卜从种植到销售的全过程,真正让大家买得安心、吃得放心。”冯元洪说。

近年来,天津市农业农村委员会积极推动农业品牌化建设,探索建立特色农产品品牌化、精品化、高端化发展路径,持续提高“津农精品”品牌知名度,促进农民增收,推动消费提质扩容。作为“津农精品”的沙窝萝卜品牌,入选了2024年农业农村部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名单。

作为辛口镇的一张特色农业名片,目前,全镇种植沙窝萝卜约7000亩。根据《沙窝萝卜核心区示范种植基地提升改造项目实施方案》,2025年,天津市将以辛口镇260亩核心示范区为引领,辐射带动1000亩种植基地整体水平提升,按照基地示范、龙头带动、科技赋能、品牌提升的模式打造样板。

“2025年,我们将围绕沙窝萝卜产业链进行延链强链补链,谋划启动沙窝萝卜全产业链品牌运营中心和高标准智能仓储基地建设项目,高标准打造700亩露地沙窝萝卜种植示范基地,优化提升沙窝萝卜核心产区农田基础设施,积极开展沙窝萝卜品牌政校企研联合共建,打通沙窝萝卜种植条件、标准生产、仓储物流、品牌运营及合作共建的堵点壁垒,把沙窝萝卜产业做大做优做强,让农民有钱赚,日子过得更好。”西青区辛口镇党委书记赵均说。

image.png

一颗沙窝萝卜,折射出天津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这里有传统农人的坚守创新,有科技力量的精准护航,更有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

如今的小沙窝村,大棚连片、车流不息,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沙窝“老郭们”正以与时俱进的姿态,书写着新时代的“致富经”。(作者:闻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