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 也学牡丹开——新就业群体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北辰样板”
暮色中的北辰区,晚霞映红了街道。快递小哥茹春林骑着电动车穿梭在车流中,胸前别着的党徽在夕阳下熠熠生辉。“以前送件取件很多社区进不去,现在扫码就能进小区;生病了有‘小哥医院’,下雨天有‘红色加油站’,咱现在也是‘北辰家人’了!”茹春林脸上洋溢着纯朴的笑容。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天津市北辰区这片创新创业的热土上,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像勤劳的“小蜜蜂”,正以“城市流动风景线”的姿态,穿梭在大街小巷传递人间烟火,书写着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时代篇章。
北辰区以“先蜂骑手”党建品牌为引领,创新构建“组织覆盖、服务赋能、治理参与”三位一体工作体系,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领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路径。
破题:从“管理变量”到“治理增量”的华丽转身
“近年来,北辰区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新模式加速涌现,现有天穆镇警新正通机动车服务有限公司(城市货运)、佳荣里街然诺汽车贸易有限公司(网约车)等代理商企业,各类新业态网点42个,终端快递驿站460个,聚集了外卖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等1.2万余灵活就业人员,已成为服务保障民生、支撑城市平稳运行的重要力量。”北辰区委社会工作部三科科长李富春说。
新业态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治理新课题:外卖骑手因进门难频发纠纷、网约车司机缺乏归属感、快递网点安全隐患突出……如何让这些“城市摆渡人”既服务城市又融入城市?
先蜂骑手参与人大换届宣传
“新就业群体是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更是党建引领的‘关键变量’。”一句话,道出了破题的关键。2021年,北辰区在全市率先探索“先蜂骑手”党建品牌,以“组织覆盖、服务赋能、治理参与”为抓手,构建起新兴领域党建的“北辰样板”。
从党组织设置模式上,北辰区敢于突破传统,建立“两新工委抓总、行业部门联动、镇街属地兜底”的三级责任体系。强化行业指导,创新建立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联席会议机制,整合政法委、运管局、网格中心、人社局、公安分局等17个区级部门资源优势,定期协调解决代理商企业和新就业群体反映集中的问题和所困所需。发挥属地优势,指导16个镇街建立快递外卖行业综合党组织,通过网格员“扫楼”“扫厂”、门岗逐人询问等方式排查站点党员底数,采取龙头企业单独建、集中区域联合建、村社区挂靠建等方式,成立11个新业态党支部;选派镇街机关、属地村居党建指导员兜底管理域内其余30个快递外卖代理商、网约车货车企业和终端站点,用“铁打的营盘”兜住“流水的兵”。
组织模式上勇于突破,工作方法上也大胆创新,“我们让数字技术成为连接新就业群体与城市治理的重要桥梁。”北辰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徐克相说。北辰区自主研发了“码上蜂行”APP,这个集扫码开门、诉求上报、积分兑换等12项功能于一体的平台,让外卖骑手张伟印象深刻:“上午刚填完电动车维修补贴申请,下午社区就联系了修车行,办事效率真高!”
此外,北辰区用暖心服务凝聚人心,创新打造村居、商圈、楼宇等“十类友好场景”,全域布局380余个“红色加油站”。在果园新村街道“暖蜂食堂”,23岁的外卖骑手陈浩正在享用9.9元特价套餐。“这里的饺子特别香,社区还给单亲妈妈提供托管服务。”他手机里的“红色加油站”导航图,清晰标注着全区380余个服务站点。如今,北辰区已形成“15分钟服务圈”,累计解决新就业群体诉求5800余件。
北辰区新就业群体“多元友好”场景建设启动仪式
实践:当“城市流动风景线”遇上基层治理创新
在北辰区,新就业群体不仅是被服务的对象,更成为基层治理的“生力军”。他们的电动车轮上,承载着为民服务的初心;他们的智能手机里,跳动着城市治理的智慧。
市民说,他们是安全隐患的“移动探头”。2024年7月的一个暴雨夜,北辰区蓝天救援队队长、网约车司机胤金鹿在送客途中发现了一处路面塌陷,“当时积水已经没过脚踝,我赶紧拍照上传到‘码上蜂行’APP。”五分钟后,市政部门赶到现场抢修。像这样的事迹,在北辰区网约车司机之家的文明实践积分手册上,还记载着很多很多。驿站共建单位然诺汽车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贾臻说:“现在全区每天有600多名网约车司机活跃在‘随手拍’一线,成了我们的‘移动摄像头’。”
天津市第一个网约车司机之家
党员说,他们是政策法规的“移动广播”。“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这让我们备受鼓舞!”在“红色加油站”微党课上,党员骑手赵大姐正带领同事学习新思想。如今,“小蜜蜂”送学队已开展宣讲300余场,印制红色书签5000份,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社区工作者说,他们是城市文明的“移动名片”。北辰区率先在北仓镇璟悦府社区启动10项暖心行动,赋能新业态,服务外卖员、快递员等灵活就业群体,通过开设暖蜂食堂、暖蜂学习吧、暖蜂医疗馆、暖蜂运动馆、暖蜂放映厅、暖蜂联谊社、暖蜂托幼点等场所,“线上+线下”织密服务网,实现从“单项服务”向“组合服务”转变。
一荤一素一汤,米饭免费添加。只花10元钱,外卖骑手曲希璐就在“暖蜂食堂”吃上了可口的饭菜。饭后,曲希璐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诊室的郭晓红医生为她测量了血压血糖,特别嘱咐曲希璐要注意规律饮食。郭大夫还贴心提示:“我们这里每天都安排中医问诊,以后有什么不舒服就及时过来看。在送外卖过程中要是有意外擦伤,也可以来这里进行简单包扎。”暖心的话语,让曲希璐连连点头道谢。
璟悦府社区党支部书记徐克惠介绍,目前社区“暖蜂医疗馆”已正式启用,新就业群体可以到卫生服务中心低价就诊,这是社区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几乎每天都在北辰上演:社区为骑手子女开设“四点半课堂”,职能部门为骑手送去“政策礼包”,企业为骑手“夏送清凉、冬送温暖”……
启示: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北辰密码”
河北工业大学课题组在调研时总结道:“北辰实践实现了三重突破,党建引领下的服务供给侧改革、数字技术赋能的治理精度提升、多元主体共建的利益共生机制,为破解超大城市治理难题提供了系统方案。”从最初的摸着石头过河,到如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北辰经验”,这场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带给我们深刻启示:
党建引领是核心引擎——
“只有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快递线上、建在平台项目上,才能真正凝聚起新兴领域的磅礴力量,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北辰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祝国清介绍,目前全区已组建新业态党支部11个,发展党员4名,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30余名。2023年“七一”前夕,双口镇中河头村天津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旧址举行新就业群体党员宣誓仪式,新就业群体党员面对党旗庄严宣誓。
在中河头村举行的新就业群体党员宣誓仪式
精准服务是关键纽带——
“我们把新就业群体的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用绣花功夫做好民生实事。”北辰区人社局的服务台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技能培训、法律援助、心理疏导等18类服务项目。
共建共治是活力源泉——
在新华里社区的暖蜂驿站,外卖员马凯正在午休时间陪独居老人下棋。“自从当上‘红色网格员’,感觉肩上责任更重了。”他说,现在每月有200多名骑手参与社区巡防、文明劝导等活动。“这种双向奔赴的治理模式,让城市更有温度。”
北辰区的探索实践证明,当党建触角延伸到新兴领域,基层治理就有了源头活水。“我们要把新兴领域党建作为重中之重,把2025年作为友好建设年,持续打造友好场景,以更加务实的举措为新就业群体生活‘加力’、工作‘加油’、幸福‘加码’,切实把他们紧紧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北辰区委副书记闫峰说。
从“管理变量”到“治理增量”,从“城市过客”到“治理主人”,不仅是工作方法的创新,更是执政理念的升华,这份充满温度的“北辰答卷”,为新时代基层治理提供了鲜活样本。
当每个新就业群体都成为城市治理合伙人,我们构建的就是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正如大运河奔腾不息,红色脉搏永远跳跃。在这里,每个流动的身影都是星火,每次平凡的抵达皆为征程,共同托举起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时代答卷。
(作者:吉宝刚;资料提供:中共天津市北辰区委社会工作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