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红帆映初心——天津市宁河区俵口镇解放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25-03-28 15:21:20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一凡

春分时节,天津市宁河区七里海湿地波光粼粼,东方白鹳等大批候鸟飞翔的身影倒映在湖面上,58头麋鹿刚刚从江苏省到达七里海湿地,开启“水香宁河”定居的新征程。在七里海国家湿地公园旁,静静伫立着一座秀美的村庄,正是宁河区俵口镇解放村,村口“重走方舟路”的红色牌子很是醒目。在这里,革命烈士于方舟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如今,这个烈士故里已成为京津冀三地的红色旅游打卡地,迎来一批又一批游客。“一叶方舟弦诵百年,革命精神万古长青。”随着讲解员饱含深情地讲解,俵口镇解放村代代相传的红色故事,在解放村人的耳畔回响。

近年来,宁河区俵口镇充分利用镇域丰富的红色人文和绿色生态资源优势,打造“重走方舟路”红色教育基地,带动芦花里民宿、洛里坨蔬果采摘园、理想渔趣园、后辛庄村民宿、野趣荷花池、兴家民俗博物馆主题民宿等文旅体验项目,形成“重走方舟路湿地水乡游”品牌。这片镌刻着理想与信念的红色沃土,与生态优先的绿色发展理念,融合成一条特有的“红+绿”乡村振兴之路。

image.png

赓续红色基因激活红色资源

提及于方舟,解放村的村民都能说上几句这位家乡英烈的事迹。他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家,天津党团组织创始人之一,1927年壮烈牺牲时年仅27岁。走进于方舟故居,三进穿堂式的院落复原了于方舟及其家人在此生活时的陈设,再现了他的青年战友周恩来、邓颖超当年在此暂居时的场景。参观期间不时有游客走进这里,聆听讲解员的讲解,感悟于方舟的革命情怀、家国理想。

2022年3月,解放村成立方舟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对故居所在街道实施商业化管理,同步配套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幸福食堂”“解放食堂”等文旅配套设施,打造“重走方舟路”红色研学线路,以农文旅融合发展带动乡村振兴。“‘重走方舟路’项目涉及俵口镇5个村,全长3.8公里,共由于方舟故居、新生社场景体验、反动监狱场景体验、方舟步道、泛舟七里海、方舟剧场等10个点位构成,项目主要展现于方舟同志以己为舟济苍生的革命情怀。这么大的项目工程,其中涉及村民房屋征用、房屋修缮、道路修整等诸多事宜,是关乎村庄发展、关乎全体村民利益的大事。当时我们只有不到2个月的项目建设时间。”俵口镇宣传委员杨立杰介绍说。

“项目启动之初,村民们的疑虑和反对声音不可避免。我们坚持公开透明的原则,通过定期召开村民汇报会,详细解释初衷、工期安排以及设施效果图,最终赢得了广大村民的理解和支持。”俵口镇解放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于文东介绍说。从项目启动当日起,全村党员、群众一起投入了工程建设中——原本让人掩鼻而过的臭水坑,村民们自己花钱填土打造成广场公园。沿线环境整治,村民们自觉把家门口的停车位让出来绿化地面。红色革命标语墙需要利用13户村民家的院墙做墙体彩绘,村两委挨家挨户上门动员,村民们答应得很痛快。为了配合于方舟故居改扩建,原本居住在故居旁的于方舟烈士后人,义无反顾地搬离了居住多年的家。

“这是在为咱村子谋好事,有啥不乐意的。咱可不能给先辈们脸上抹黑。”村民们如是说。就这样,“一人干”变成了“一群干”。在全村人齐心协力的支持配合下,历时短短53天,“重走方舟路”红色旅游线路如期迎客。“截至目前,‘重走方舟路’累计接待中央、市、区等各级党团组织1500余个,共5.7万余人次,实现门票收入近840余万元,吸纳本地就业人员60余人,拉动周边人员用工超过 10000人次。”于文东介绍说。

和“重走方舟路”红色旅游项目一同红火起来的,还有解放村村民的生活。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吸引了络绎不绝的游客,为村民们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收入显著增长,实现了生活富裕。

说起现在的幸福生活,村民马桂英深有体会:“解放村泥泞的村路变成了宽敞的柏油马路,黑臭的水坑变成了荷花绽放的池塘,乱堆乱放的街角变成了弘扬文明的墙绘,蚊蝇滋生的垃圾堆变成了村民休闲的文化公园。这都是我们每天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变化。”原本是村里一名私立幼儿园教师的付晓娟,因为工作变动在家待业,“重走方舟路”项目让她生活有了新方向。“现在我主要负责这个项目的接待工作。相比之前的幼教工作,这里除了收入提高之外,最重要的帮我们上齐了保险。自打从事这份工作,不仅收入增加了,我们还会经常举办业务培训,比如红色精神、体态仪表等,通过不断学习,我也被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所打动,精气神也不一样了。”付晓娟说。

在方舟小学红色剧场里,由学生们参与演绎的红色戏剧小品一经演出,总是获得连连好评。作为“重走方舟路”的点位之一,方舟小学依托当地红色资源优势成立话剧社团,招募培养话剧小演员,利用周末、节假日时间组织排练、演出。村里还专门成立了方舟宣讲团,将小学生、村党务工作者、特聘讲解员纳入其中,结合于方舟烈士的生平和事迹,在于方舟故居、宣誓广场为村民和游客进行广泛宣讲。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传播“方舟故事”的队伍中。解放村的“重走方舟路”,不仅成为追忆缅怀先烈遗志的信仰之路,也成为俵口镇积极投身红色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生动实践。

“红绿”深度融合擘画共富图景

image.png

为适应旅游市场新形势,解放村新建文创集市,打造“方舟”主题邮局,集中展示推介宁河大米、七里海河蟹、红瑶红薯等精品“土特产”,推出芦根茶特色饮品,以及“方舟”系列文化马克杯、文创雪糕等特色文创产品。广大消费者不仅可以品尝到宁河美味,还能领略宁河独特的非遗文化。围绕于方舟故居,解放村在周边还配套建设了芦花里民宿、理想渔趣园、果蔬采摘园、野趣荷花池、羊圈咖啡等一系列文旅打卡点位。

以红色资源为切入点,带动发展绿色生态游,推动农文旅产业转型升级,这就是解放村找到的符合自身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模式。2024年,宁河区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成果写入2025年天津市《政府工作报告》,这让于文东感到非常骄傲。于文东介绍说,俵口镇是距离七里海自然保护区最近的镇村,今年要在坚持生态保护优先的原则下进一步挖掘生态价值,发展村里的红色旅游。“在‘重走方舟路’的影响下,我们投资建设了一个七里海花海世界,包括采摘、垂钓,还有儿童萌宠世界等设施,2024年开发了一期,接待了1万多人次,实现门票收入50多万元。今年计划投资二期,争取门票收入达到200万元。在完全不破坏生态的情况下,我们既保护了生态资源,还利用绿色生态给我们集体和老百姓带去了收入,让老百姓更有幸福感。”

image.png

红色研学路,绿色生态路,两条路融合起来形成了解放村乡村振兴的康庄大路。(作者:闻苧,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