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村的新农人】稻香里的两代情——记安平顺达李树增家庭的农业梦
“一篙御河桃花汛,十里村爨玉粒香”,这是文人墨客对天津小站稻的形象描述。天津小站稻种植始于辽宋年代,在清朝因品质优秀被选为皇室贡米。时至今日,天津小站稻在全国示范推广面积首次超过了1000万亩,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是天津重要农产品之一。
位于天津津南区八里台镇的“绿屏·八里湾”生态区,是天津小站稻主要产区之一。白万公路两旁,满眼的农田与河湖、廊台交相掩映,一碧万顷的稻田泛起“千重浪”,这正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禾下乘凉梦”中描绘的景象。
宜林则林、宜田则田、宜水则水,“绿屏·八里湾”生态区是近年来津南区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实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践行“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而在这片绿色生态屏障里,包括安平顺达合作社李树增家庭在内的“新农人”们,悉心耕作着每一个春华秋实,用新思路、新技能、新身份,创造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景。他们的故事,是绿色生态与现代农业融合的生动写照。
(稻田里干活的武问萍、李晶、李树增)
老农人新思路为绿屏添稻香
“老农人”李树增,一个地道的津南农民,从小就对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从17岁开始,他就与农活结下了不解之缘。见面时,李树增正帮着铲车装货忙得满头汗。在安平顺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里,他就像一个开足了马达的机器人,一会开着皮卡送工人去晒场干活,一会接电话和粮食收购商谈业务,一会儿又指点农户技术问题。
“爱地如命”,是别人对李树增的评价,也是他对自己的定位。他介绍说,由于土地质量的下降和农业用水的缺乏,他最钟爱的水稻没法种了,改种了棉花。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他告别了种地,专事农机服务。“但我还是喜欢种地,种水稻。”李树增回忆起那些不种地的日子,虽然赚钱也不少,但是心里不踏实。
提到种水稻,李树增的脸上挂着笑、眼里发着光,他常说,手里有粮,心中不慌。随着天津市对于土地环保的整治,津南区的土地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他的心思又活络起来。经过考察水网情况,李树增认为“种水稻靠谱”,于是果断开工,自己修渠、建泵站……一番努力后,种植的200亩小站稻品种获得丰收。随后李树增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600亩,1000亩,到现在成了种植万亩粮田的种植大户。
李树增一直有个最朴素的愿望,就是发挥土地价值,让更多的人吃上安全、好吃的稻米。但是津南绿屏建设,给李树增出了个“难题”。当时,绿屏·八里湾项目正着手规划设计,片区里2000多亩的撂荒地,经规划论证,比较适宜开发为稻田,和周边的河湖林草互相搭配,共同构成生态景观的主体。“老李,这块地你种上吧!”有关部门一位领导这样给李树增做工作。务农40年的李树增犯了难,“那2000多亩地,地势低洼,盐碱大,前几年种过旱田,收成不好,后来一直撂荒着。”但是,李树增也明白,从生态屏障建设的大局来看,不好种也得种。“一言难尽!”“难干也得干,小站稻要振兴,绿屏要建设,还必须得干好了!”面对种植困难和工人们的质疑,李树增就一个想法——“干就完了!”
就这样,2000多亩撂荒地,在李树增和工人们的手中旧貌换新颜,半年之后,在航拍画面里,“稻浪千重”的美景让众人惊叹,李树增也带出了不少小站稻种植能手。“绿屏理念给老百姓带来了极大的好处,水土质量越来越好,生态环境也越来越好,在绿屏区域内发展传统水稻种植,既发展了传统产业,又美化了环境,而且当初市、区、镇各方面都给予了大力扶持。”李树增表示。
女农人新方向机械化规模化
李树增对种粮的坚守,离不开爱人武问萍的支持和帮助。2005年,武问萍和李树增商量,借钱买了一台小型拖拉机、一台配套机具,开始了农机作业之路。干起来之后,这位女农人有了新的想法和方向。“一家干势单力薄,不如联合几家形成规模一起干。想做成产业,就得劲儿往一处使,大家拧成一股绳就能办大事。”
2008年3月,武问萍联合其他四户农机户,注册成立了天津市津南区第一家从事全程机械化种植和服务的专业合作社。随着种植业成本的提升,农机服务的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武问萍一方面扩大作业规模,引导社员以股份制为纽带,把分散的农机户有效地组织起来,紧紧围绕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机械化服务,打造农机服务品牌,形成了集农业收获、耕整到播种于一体的机械化一条龙作业产品,凸显出规模农业生产经营效应。另一方面,涉足粮食生产领域,2013年,她又注册成立了安平顺达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
如今,安平顺达合作社已经完成了从生产、加工到包装销售的一站式经营。多年来,武问萍带领合作社更新装备、完善设施、托管服务,逐步由小变大,由弱变强,走上农业机械化、科技化、规模化生产经营的道路,帮助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她也因此成为家喻户晓的经营能手和乡村致富带头人,乡亲们口中的“武大姐”。
2017年,在武问萍的带领下,合作社又建造了1000多平方米的粮食加工厂。“我们的面粉、玉米面、各种杂粮面都是石磨磨出来的,低速研磨,低温加工,不会破坏粮食中的营养物质,古法石磨加工粮食最大程度地保留了粮食中的各种营养物质,并且保持住了粮食本身的清香。”武问萍说。同时,她还为农产品申请了“和跃升”商标品牌,使一家一户零散的农业生产,实现了统一种植、统一加工、统一价格、统一品牌的规模化经营,实现了从“单一传统种植”向“全产业链”现代农业科技企业的转变。
学习创新一直是武问萍所追求的,她两次参加了全国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班学习,同时在合作社也专门设立了科普活动专项基金,每年出资组织社员参加科技周、科普日活动,还制作科普宣传栏,购买大量科技书籍和科普读物向农民群众发放。农闲时,合作社邀请农业、农机科技人员为社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和科普讲座,培训当地及周边农民300多人次。
“我们自己提升了种田技术,实现了致富梦,还要帮助更多农民提升技能,实现共同富裕梦。”武问萍介绍,家庭农场现有员工46人,其中女性职工25人;合作社每年吸纳农村妇女就业200余人、每人每年增收可达4万元至6万元。
(和跃升品牌小站稻产品)
新农人新技能线上线下融合
父母如此热爱土地,女儿从小耳濡目染。带着对家乡的深情厚谊和对农业现代化的深刻理解,2019年,原本是药剂师的女儿李晶弃医从农,接过了父母的接力棒,带着爱人回到合作社,成为新农人,参与经营合作社。李晶特别注重员工的学习和培养,她特意扩大了员工的规模,让一些年轻人加入进来,并且带领年轻员工一起学习新技术。李晶在学习中总比别人多问几个为什么,而且会立即实施,把新技术立即转化到产品中。
“当时我在自己住的小区门口开了一家直营店,把自家小站稻米放在里面售卖,那时没经验,稻米也不抛光,外观上没有其他稻米好,很多顾客也不认可。为了让顾客认可,我就跟员工们一起,给大家普及稻米加工的知识,甚至给大家免费试吃。慢慢地,靠品质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李晶说他们先期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打开市场的大门。
这几年,为了让更多的人吃到正宗小站稻,李晶还把产品推广到线上线下的各个领域和平台,目前已成功建立了多个经销商和常年供货的客户网,同时成功接洽了人人乐超市、华润万家超市和供销万家等线下平台进行零售;另外还在各大线上平台进行宣传和零售。李晶在销售粮食的同时,还开发了新思路,针对顾客不会做饭的特点,李晶带领团队开始研究熟食,为顾客代加工手工馒头、各种杂粮窝头、发糕等。她的这种坚持得到了越来越多顾客的认可,这几年每到年底,都会接到不少顾客的代加工订单。
“过去一段时间,种地的都是上岁数的人,像我这样的农二代大多不去种地了,但是我觉得要想把地种好,还得靠年轻人。”李晶的经历已经吸引了不少农二代重新回到了土地上,她的团队中年轻人也越来越多,合作社的大量用工也带动了津南及周边地区的就业。她表示,从2021年起,父亲在种地的同时,还多了共同营造绿屏景观、保护生态的任务。能参与天津的生态建设和保护,为城市“绿肺”贡献一份力量,他们很自豪。
“年轻人的绿色农业会做得更好!”武问萍很欣慰。
智慧农业、绿色种植……一系列新理念的实践,不仅让古老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强劲动力。如今,种植合作社规模越来越大,加工和销售领域也越来越专业化,为了提升小站稻的品质和名气,李晶带领自己的团队始终走在探索的路上。
在天津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越来越多年轻一代正以饱满的热情和不懈努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乡村振兴故事。这不仅是对父母一辈的传承,更是对这片土地最深情的告白。他们用行动证明,乡村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的广阔舞台。
(撰文、摄影、视频/杜敏吉宝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