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面绘天津 | 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刘秀云:苹果树下的科研之路

2024-08-12 10:19 来源:中国网


400多年前,牛顿被家乡苹果树上坠落的苹果砸中,产生“万有引力”的灵感。“牛顿苹果树”也作为科学探索精神的象征,被嫁接到全球许多知名学府和机构。

在天津大学,作为中国第一棵直接引自牛顿故居原木枝条的牛顿苹果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我想去牛顿工作、生活过的地方。”当初许下这个愿望时,刘秀云还是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学位的学生。如今结束了近十年海外求学生涯学成归国,年仅35岁的刘秀云已成为母校天津大学药物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国家级青年人才、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天津大学英才教授。

首次在国内引入脑脊液动力学评估技术;自主研发两款脑语者芯片;突破我国神经采集与计算芯片“卡脖子技术瓶颈”……在天津大学这片孕育智慧的沃土上,刘秀云带着医学人才,正以稳健步伐迈向辉煌的未来。“你要热爱你的工作或者学业,首先你一定要爱你所在的这个城市。为什么回到天津?我觉得天津是一个特别有温度的城市。天大的学生都有着踏实努力、实事求是的好品格。家国情怀、科学家精神也是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文化传承。”刘秀云说。

image.png

学成归国的爱国情怀

初见刘秀云,干练清亮的话语配合纤细身形的肢体动作,作为听众,很难不被她的节奏和气场所吸引。“我父亲想让我当医生,我自己从小就喜欢物理和生物,所以选择了天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怀着对专业的热爱,硕士毕业的刘秀云只身前往英国剑桥大学继续攻读博士学位。“那时我主修的是重症麻醉与脑科学,也就是现在我从事的主要领域之一。”在那里,刘秀云接触到了许多的前沿理论与探讨,这也使得她对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深入的思考。完成博士学位后,刘秀云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并担任多个学术职务。2021年结束了近十年的海外学习,刘秀云怀揣着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天津情怀,回到了这片养育她的土地。

“回国是追求初心。这些年大家能真切感受到国家对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关爱,无论是硬件平台还是政策方面,都给予了我们大力的支持。我周围的同学大多数都选择了回国发展。”刘秀云深知,个人的成长与成就离不开祖国的培养与支持。只有心怀祖国、情系家乡的人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image.png

科研领域的璀璨星光

作为国家重点研发项目首席科学家,刘秀云的名字早已在科研界传为佳话。她不仅成功入选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更在《麻省理工科技评论》亚太区“35岁以下科技创新35人”榜单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一系列荣誉的背后,是她对科研事业的无限热爱与不懈追求。

回到天津大学医学院的刘秀云,作为新医科领域的领军人才,继续致力于探索脑部疾病及神经重症这个全球人类健康面临的重大难题。多年来,她聚焦麻醉与重症医学领域的医工结合研究工作,为一线医生提供了精准的治疗手段及策略。

“我们首次在国内引入了脑脊液动力学评估技术,并结合脑机接口和蛋白组学,开发了一种精确诊断与干预技术。这项技术将脑积水患者的诊断时间从3天缩短至30分钟,目前已在多家医院得到应用。”刘秀云介绍说,“天津大学联合中国电子等自主研发了两款脑语者芯片,一个是C系列,一个是D系列,用于神经电生理信号的采集与解析。不仅填补了国内在脑机交互专用芯片领域的空白,也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相关核心指标对标甚至超越了国际上主流芯片,为国产高端医疗器械研发奠定了基础。”

讲到工作时,刘秀云滔滔不绝,眼里充满着光,那份光是她对专业的热爱与对社会的感恩。“能从事一个自己喜欢的事业,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情,我很感恩这份幸福!”刘秀云说。

医学院的璀璨篇章

早在1978年,天津大学就与当时的天津医学院联合开办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开创了我国联办专业的先河。如今天津大学医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专注于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脑科学与神经工程等领域,并积极推动新兴医学与学校优势学科的交叉。医学学科在2020年首次进入QS排行榜,位列全球前550强,中国大陆前22位。

“天津大学医学院每年都会开设‘开学第一课’,邀请知名院士专家来分享成长经历。我觉得这门课很好。作为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天津大学的前身——北洋大学的创办使命就是兴学强国。我们要将家国情怀、北洋精神、科学家精神更好地传承下去。此外,我们要求同学们还要具备工匠之心,求是之心,创新之心,仁爱之心。”刘秀云说。

435ca5e3151a2064f480cecb075ef69.jpg

(鸣谢单位:天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