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创新链到产业链 京津冀协同发展交出亮眼成绩单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京津冀地区如何深入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来看记者在京津冀地区的调研。
记者走进位于北京的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在这里刚刚完成中国空间站实验任务的微型化双光子显微镜等多项原创性、引领性重大科技成果,已经完成了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加速。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这里与国内外大学联合实施的前瞻性项目已达208项,约10%为世界首创或领先。在先进传感技术实验室,我们看到实施的八个世界一流传感器项目,产生了六家创业公司,创新加速效益初显。
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王茤祥:接下来在北京、天津这些高校聚集的地方建更多的工程技术平台,像我们这样子,把更多的成果加速做成原创性的技术、颠覆性的技术,形成一个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项目库,在重要的节点城市建成果转化基地,培育新的增长点。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数据显示,2022年北京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保持在6%左右,位居国际创新城市前列,培育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和科技服务业2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82万家,技术合同成交额7947.5亿元,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创新引擎。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由于京津冀三地创新资源分布不均衡、产业结构差别大,协同发展不能简单地复制或延伸,而是要将北京创新“能力高度集中、能量广泛辐射”,天津和河北也给北京的产业提供了外在的发展机遇。一个“创新链—产业链”耦合的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正在生长。
在距离北京一百多公里外的天津滨海新区,北京天津两地的科研人员正在对轻质、高效的薄膜砷化镓太阳电池进行批量产业化测试,其厚度和面密度仅为传统太阳电池的四分之一,能更好地满足我国空间探测的需求。而这个由复合材料研制而成的卫星底座,则刚刚完成一箭26星的飞天首创。北京研发、天津制造,助力产业落地进入快车道。
天津爱思达航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常方:利用北京航天人才的高地,然后进行前期的设计的融合。利用天津市制造的生态,落地我们的生产制造。我们在河北也有我们整个的生产链条,极大地发挥了京津冀创新协同一体化的优势。
河北在已有的工业基础上重新定位升级,将北京的创新项目进行规模化落地。中国科学院研发,国际首套清洁无污染的100MW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示范电站已经在张北并网发电。与风电、光伏、云计算联合打造新能源产业集群。目前,中关村企业在津冀两地设立分支机构累计达9700余家,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累计超2200亿元。
北京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加快建设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增强对区域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不断提升科技成果在区域内转化的效率和比重,为区域高质量发展不断注入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