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开启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是立足中国国情提出的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方略,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硬仗,也是一场大考。“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当前,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十项行动”,专门提出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如何逐“绿”而行,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开启高质量发展“密码”?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天津代表委员从自身行业实践出发,围绕加大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力度、提升工业绿色发展水平、节能降碳等展开热议,一起“碳”索未来,共同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阎洪涛:
能源开发努力实现绿色生产
“我们的海上钻井平台通常都远离陆地,生产和生活都需要自发电支撑,过去平台发电会消耗大量油气。近年来,随着技术进步,企业的能源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做了30多年的油气勘探开发工作,如何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实现绿色用能,一直是全国人大代表,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副总裁、天津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阎洪涛关注的重点。
去年,中国海油渤海油田原油产量超过3000万吨,油气当量超3450万吨,成为中国第二大油气田。阎洪涛发现产出高的同时,消耗也高。如何在保障能源供给的同时,实现“双碳”目标,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他连续走访了环渤海三省一市能源、海事等部门,积极探索节能减排举措和绿色低碳生产方式。
“我们必须坚持先立后破的策略,减少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使它绿色化,这是我们能源企业要走的必由之路。”为此,阎洪涛在公司内部,组织了十几轮的论证,尝试投产岸电项目,通过引入陆地上的电能,实现在海上油气田使用绿色能源。他建议,相关部门能够牵头,在能源开发过程中,让油气开发和海上风能等开发利用相互补充。
阎洪涛说,今后中国海油将继续以“减污节能降碳协调一体推进”为主要思路,坚持把生态优先摆在油田开发建设的重要战略位置,将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和节能减排实施行动融入油气勘探开发生产全生命周期,努力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全国人大代表张荣华:
打造与城市和谐共生的“钢铁梦工厂”
“能源结构调整是冶金企业绿色发展的关键。为了降低碳排放量,减少外购电力成本,荣程钢铁集团先后完成了高线、棒材车间9.5兆瓦屋顶光伏发电项目和600亩水面40兆瓦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开启了天津荣程绿电新时代。”全国人大代表、天津荣程集团董事会主席张荣华说。
张荣华表示,荣程钢铁集团全面实施超低排放改造,成为了全国首家开展热风炉脱硫的企业,也是全市首家开展高炉煤气精脱硫的企业,更是钢铁企业率先实现生产用水唯一水源全部采用城市中水的企业,实现了铁矿石和煤炭及集装箱焦炭三条铁路专用线进厂,并在去年9月通过了生态环境部超低排放验收审核,实现了全流程超低排放。
张荣华说,通过创新“公铁水”多式联运模式,以及率先打造氢能重卡运输场景,荣程钢铁集团全口径清洁运输比例已达到80%以上,2022年铁路运输量达396万吨,“荣程智运‘公铁水’联运信息互联共享集成应用和‘一单制’示范工程”获评全国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此外,通过余热回收建设城镇供暖工程,具备为附近居民提供200万平方米的供热能力,近4年来实现城镇取暖减碳21.26万吨,为地区循环经济绿色降碳作出了突出贡献。”
“我们将不断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进氢能‘制—储—运—加’及多场景应用普及,利用水面光伏发电电解水制取绿氢,借助‘安全+智慧+便捷+生态’的荣程智运平台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降低碳排放、提高运营效率,推动钢铁制造向绿色材料转变,打造与城市和谐共生的‘钢铁梦工厂’。”张荣华说。
全国人大代表赵亮:
打造综合性“双碳”服务平台
实现“双碳”目标,能源电力领域是主战场。近年来,国网天津电力建成“1001工程”,完成天津电网史上最大规模投资,供电可靠率等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先后建成综合能源服务中心、城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智慧能源小镇、新能源车综合服务中心等示范项目。打造了全国首个政企合作的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成立全国首个“双碳”产业联盟,服务天津港投运全球首个零碳码头,挂牌成立天津碳达峰碳中和运营服务中心等。
“我市全力推进‘十项行动’,将建设能源革命先锋城市作为实施绿色低碳发展行动重要内容,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赵亮表示,国网天津电力将打造第三条入津特高压通道,升级能源互联互通“大动脉”,年内完成天津北特高压前期工作、开工天津南特高压扩建工程,“十四五”期间全面建成,届时我市外电比例将达到1/3,其中绿电占比1/3;新能源装机再翻一倍,达到800万千瓦。建设国际领先型城市配电网,服务新型用电设施灵活接入,推广“雪花型”配电网试点成果,到“十四五”末全面建成,核心指标将达到国际领先。
赵亮介绍,国网天津电力还将探索打造一批电力“双碳”示范点,上半年投运电力“双碳”中心,聚焦“双碳”全产业链服务需求,打造综合性“双碳”服务平台。
全国政协委员王中良:
加快清洁能源供热发展让温暖与蓝天同在
城镇供热是全球最大的终端能源消费领域,也是全球实现碳中和战略的重点领域。据测算,我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50%,其中建筑运行阶段(含供热、冷、电等)占22%。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城建大学副校长王中良认为,采用什么供热方式和运行模式,将成为我国城镇建设和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
“建议多措并举节能降耗,通过采用优化建筑体型设计、加强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设计遮阳系统、促进自然通风等减少建筑的热损失,降低建筑空调、采暖能耗。”王中良提出,要规模化、合理化应用清洁能源,鼓励利用余热、水源(污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天然气、太阳能、地热、生物质、电能等清洁能源和再生能源供热方式作为供热的补充,并明确清洁能源的供热比例。
王中良建议,要建立全区域热网集控和智慧供热系统,多网运行联网联控。建立基于用户的热计量集成装置,改变用户的节能意识,实现行为节能和自主调节、企业与用户的双控。
“用户通过手机App即可实现基本的智能温控,满足个性化用热需求。通过此举,将平均节能达到15%—30%,热力企业将提高供热能力约20%。”王中良表示,通过优化设计,可以在能源设施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之间寻求一个供热方案合理的平衡点,以构建绿色、低碳、多能互补的能源保障体系,真正做到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愿意用”。(记者刘平 韩雯 孟若冰 宋德松 曲晴 刘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