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京津冀地区实现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

发布时间:2023-03-10 15:37:32 | 来源:今晚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今天,“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自助办上线仪式暨政务服务工作交流活动在天津市滨海新区举办,国务院办公厅电子政务办公室到场指导。

“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自助办上线是政务服务领域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的又一项举措落地见效,是对异地帮办代收窗口、电脑端“京津冀一网通办服务专区”和移动端“京津冀+雄安”的又一补充,进一步丰富了京津冀雄线上线下服务内容和方式,初步实现电脑端、移动端和自助端“多端融合、相互赋能、差异服务”。此次上线仪式共发布首批自助办服务208项,包括北京市60项,天津市80项,河北省58项,雄安新区10项,京津冀地区实现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

仪式上,北京精雕集团、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和廊坊中集空港设备有限公司代表先后发言,交流了办理税务等跨省政务服务业务办事体验,并就加强跨区域互助协作、推进项目落地、优化资源配置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为什么要“跨省通办”

“跨省通办”是一种政务服务模式。从字面拆解,就是群众和企业可以“跨”越行政区“办”一些政务服务事项。过去,很多政务高频服务都需要在户籍所在地办理。“跨省通办”一出,数据多跑路,百姓就能少跑腿了。

“跨省通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这一改革措施的背后,是一个正在加速流动的中国。据统计,我国跨省流动人口超过1.2亿。跨区域投资经营的企业、异地逐梦的创业者、在他乡打拼的劳动者,还有为小家庭解决后顾之忧的“候鸟式”老人,他们的经营地点与注册地点分离、人户分离,如果办点什么事都要坐火车、乘飞机,成本太高。

“跨省通办”也有利于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从各地反馈来看,改革显著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促进资本、人才等要素自由流动。同时,改革倒逼地区协同,还能办成一些过去受行政、地域分割办不了的事。

“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

此项举措贯彻落实近期京津冀三地党政代表团学习考察和工作交流座谈会精神,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更好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强雄安新区建设,进一步优化三地营商环境,为三地企业及北京疏解企业提供优质政务服务。

“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自助办是京津冀雄政务服务部门聚焦企业群众高频“跨省通办”需求,组织本地区人社、公安等部门,通过加强资源互认、数据共享、服务互通等方式,将差异化自助办功能以“本地化”服务形式进驻各自政务服务终端设备,达到异地服务本地自助办理。

天津实现了哪些“跨省通办”

天津市住房公积金持续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优化业务流程,打通数据共享堵点,减时间、减环节、减材料、减跑动,8项高频公积金业务实现“跨省通办”,为广大缴存单位和职工解决异地办理住房公积金业务“多地跑”“折返跑”的难题。

天津市社保中心积极对接人社部有关规定,不断拓展办理渠道,目前社会保险个人权益记录单查询打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接续等10项业务实现了跨省办理。

天津实现道路运输从业人员高频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天津市道路旅客运输、普通货物运输以及危险货物运输驾驶员、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装卸管理人员和押运人员的从业资格证补发、换发、变更、注销及诚信考核等5项高频服务事项。

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务服务管理局、北京市通州区政务服务管理局、天津滨海新区政务服务办共同签署“跨省通办”协议。通州区的27项政务服务,可在天津滨海新区办理,大多和企业设立、变更、注销、备案和发放许可证照相关;天津滨海新区的29项政务服务,可在通州区办理,除了和企业有关的事务,还包括专职律师执业许可等个人事务。(综合人民日报、津云、京津冀之声、滨海发布、天津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