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创新促协同 共享“硬科技”

发布时间:2023-03-01 10:52:58 | 来源:天津日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孙玥

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协同创新展示中心。

9年来,天津持续深化京津冀协同创新,主动融入北京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大力破除体制机制藩篱,推动京津冀创新资源有序流动和开放共享,科技协同创新迈出新步伐。

三地科技部门不断完善京津冀协同创新机制,依托三地教育、科技、人才优势,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专项和“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开展联合技术攻关。其中,“京津冀基础研究合作”专项,围绕生物医药产业的科技创新开展关键共性技术联合研究和攻关,立项支持20项,支持经费1200万元,京津冀中小企业跨区域利用科技资源更加便利、快捷。

“从北京中关村来到滨海—中关村(天津自创区)创新中心发展,中科谱光从一家以科研为导向的企业走向了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化道路。”在滨海高新区,天津中科谱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把自主研发生产的浮标式高光谱水质在线监测系统成功推向了市场。在公司董事长张立福看来,“北京研发—天津成果转化”的模式十分适合企业发展。

我市持续推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好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核心节点作用,建立与京、冀互联互通的市场化技术转移体系,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天津。

走进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运营中心,展示区的各种“硬核”高科技产品格外引人注目,展现了近年来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的新成就。2021年建成的天津市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中心,目前已经成为促进京津冀成果转化体系互通互联的新平台。

展示交易中心运营公司总经理高崎表示:“目前中心京冀地区注册用户420家,发布京冀企业成果8575项,汇集京冀地区专家3836人。发布并展示京冀科技成果199项、科研众包需求21项,为40余项科技项目提供科技金融资讯。”

科技企业研发需要完备的设施进行检测,但大型设备价格昂贵,创业初期,中小企业很难依靠自己的资金独立购置。让人欣慰的是,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已实现京津冀三地“链动”,京津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范围越来越大。

三地联合印发了《京津冀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及科技创新券合作工作机制》,组织实施天津市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平台物联网升级改造。目前,我市大型仪器共享平台资源单位总量达到102家,大型仪器达到2425台套,年服务京冀企业1500余家次,有效降低了三地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研发投入成本。

北京研发,天津转化。2021年年底,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天津中心正式揭牌。目前,天津中心协同北京中心在我市与南开大学、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天津医药集团等高校院所企业共建技术创新平台7个,投资1000万元推动天津华慧芯集团加快技术研发与产业化。

平均每2天产生一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576件,授权专利运营率44.5%。落户天津以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已经成为中科院在天津科技创新的“桥头堡”。天津工业生物所副所长孙际宾介绍说。

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我市联合中科院实施院市合作专项,立项支持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与我市企业开展重点攻关项目33项。与中国工程院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战略院、工程科技战略院2家高端智库平台建设,累计支持开展工程科技战略咨询项目53项,组织院士津门行等活动171次,院士参与337人次,为我市人工智能、信创等重点领域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作为京津冀“十四五”重大项目,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共建单位目前已达49家。“天津市合成生物技术能力提升行动”专项计划持续实施,累计投入市财政专项资金7.26亿元,组织项目180个,有效带动“中国生物制造谷(天津)”建设。

技术创新

津门的清华“朋友圈”越来越大

科研在北京,转化落地在天津……目前,这已成为清华大学天津电子信息研究院(以下简称清华电子院)的一大特色。作为清华大学、天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具体举措,清华电子院落地天津8年来,在这片充满创新、智慧、生态的沃土,向阳生长,硕果累累。

最新统计显示,清华电子院已形成“企业孵化/成果产业化+应用研发+人才培养+金融支持”覆盖科技成果转化全周期的创新体系,共挖掘清华大学电子信息类成果转化项目近120个,在津孵化技术转移企业82家;创建6个技术平台和应用平台。为京津冀三地产业协同发展赋能,累计服务客户500余家。

“我们积极融入天津‘以信创产业为主攻方向’的产业格局中,加速创新技术落地,将清华科研成果与天津产业链相结合。近年来,清华电子院的‘朋友圈’持续扩大,今年还计划通过孵化、投资、招商等形式再引进10余家北京重点企业。”清华电子院常务副院长王瀚晟透露。

金融创新

贷款破9000亿元背后的硬支撑

目前,我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京津冀协同发展贷款余额已突破9000亿元,为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和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服务“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建设,市金融局实施主办行制度,推动金融机构“同台打擂”。截至2022年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3160亿元,同比增长16.6%,全年新增442亿元,增速和增量均创5年来新高。

服务“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截至2022年末,全市租赁公司资产规模超2万亿元,居全国前列,飞机、国际航运船舶、海工平台租赁业务规模占全国八成以上,成为全球第二大飞机租赁聚集地和全国最大租赁飞机资产交易中心。

服务“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我市进一步深化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FT账户应用提质扩面,截至2022年末,FT账户累计收支超6400亿元。

两个“中关村”一群“实干家”

北京中关村,创新驱动的“排头兵”;天津滨海新区,拥有雄厚产业资源的活力滨城;天津宝坻区,地处京津唐几何中心的商业重地。

9年前,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将三地紧紧连在一起,开启了以北京中关村为代表的科技创新资源和更多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带土移植”,随后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村科技城应运而生。

9年来,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锚定“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天津力促区域产业协作、创新协同走深走实。改革的洪流在三地间碰撞、聚合,一群“实干家”在两个“中关村”奋力闯出一条“核心研发在北京、成果转化来天津”强强联手的协同发展新路子,结出协同发展“累累硕果”。

春节一过,滨海—中关村便热闹起来,道路两旁一幢幢砖红色的写字楼里,科技研发、市场开拓,创新创业的激情在这里涌动。

“叮铃铃”电话响起,致导科技公司负责人李治国忙得不可开交。春节一过,企业就接到了价值350万元的新订单。

“2017年刚从北京来津落户时,我们还主打无人机航电模块的研发生产。这几年,我们心无旁骛进行硬件设备创新研发,差不多每年都会把营业收入的30%投入研发。今年企业年营收预计还能增长30%。”李治国干劲十足。

科芯(天津)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建龙更是信心满怀。年初刚签约入驻滨海—中关村北塘湾数字经济产业园的他,正盘算着要把目前分布在河北、山东等地的生产联调测试、自主创新技术研究院都迁来,今年在滨海—中关村继续大干一场。

从正式揭牌到超4000家企业,滨海—中关村用7年时间实现了从“零”到累计注册资本金超1800亿元的飞跃,累计北京来津企业850家,在加速产业聚集和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等方面成效颇丰。

跑出“加速度”的还有同上赛道的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

“随着越来越多的办公楼、厂房、生活配套等陆续建成,今年我们将新增投产项目40个,进入大规模投产期。”科技城管委会党工委书记、主任王浩充满期待。

2012年,北京大学青年教师王浩被选派到宝坻区挂职,这一来就扎下了根。“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让我看到了这里实是一片创业的‘宝地’。”王浩说。

与王浩感受相同的还有博宇(天津)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孟俭。2020年12月在科技城正式投产的博宇半导体,转年便获得了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称号。“两年来,企业在科技城实现了快速发展,产品远销多国和我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徐孟俭说,“这里北京中关村的开发模式、宝坻区的区位优势对我们的发展很有助力。”

以人聚产、以产兴城是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的发展逻辑。“年轻人科技城”是科技城的发展特质。

植入北京中关村基因,打造“类中关村”生态。作为中关村在北京之外首个重资产投资项目,园区已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039家,产业用地型项目中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近80%,一期项目全部达产后预计年税收超过10.5亿元,带动上万人就业。

随着人才引进、教育、医疗、商业等配套政策与设施的不断完善,以及京唐、京滨城际铁路的开通,科技城承接转移的速度越来越快,更多新天津人也来到这里扎根安家、实干创业。

瓣瓣同心、砥砺前行,随着我市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行动进一步推动,中关村的“新地址”正在津沽大地拨节生长,成为京津冀协同创新的“新地标”、创新创业的“新沃土”。

资源对接打造协同产业链

武清区高村科技创新园内,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建设正如火如荼。

“早在大年初四,中国联通京津冀数字科技产业园就吹响了开工‘集结号’。”武清区高村科技创新园企业服务部部长张士硕告诉记者。这个2022年4月签约、当年6月即取得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批复的项目,在拿到批复后仅3个月就取得征地批文,并实现当日落地批文。

参与推动该项目落地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该项目总建设用地面积117.21亩,总建筑面积19.96万平方米,规划总投资超50亿元,包含智能算力中心、人工智能中心、数字科技产业研发中心等板块,建成后将可容纳机柜约2.5万架,各项技术及规划指标均将达到业界领先水平,可以服务于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以及国家“东数西算”战略,预计经济年产值超76亿元,实现纳税1.2亿元以上。

9年来,天津结合自身优势,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落地重大项目,产业协同取得丰硕成果。2022年,总计达到318项,总投资达1721.1亿元,其中总投资100亿元力神滨海能源产业基地、总投资65亿元的中国石化催化剂公司天津新材料生产基地等70个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央企二级总部通用技术集团机床有限公司正式揭牌,联想集团首个“零碳工厂”联想创新产业园正式投产。同时,我市积极对接北京创新资源,正在推动重点产业的转型升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就是要千方百计把落地项目服务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建立企业诉求直达快办机制,并专设企业问题台账。比如北京英创汇智科技有限公司在津成立的天津英创汇智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是车联网产业链上重点企业,受订单账期等因素影响,资金回笼慢、担保抵押受限,市中小企业信用融资担保中心了解情况后,与工行、建行、中行等多家银行对接,推动企业通过“专精特新贷”快速获得了低利率贷款。

随着我市产业链、供应链的日趋完善,来津落地的众多企业发展迅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人机企业云圣智能已完成C+轮融资,去年成功晋级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半导体设备公司华海清科则于去年6月成功登陆科创板;而位于天津经开区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去年在京津冀三地工信主管部门指导下,与北京医药行业协会、河北省医药行业协会集群发展促进机构组成三地协同的集群培育建设工作小组,联手打造京津冀生命健康集群,成功入选国家先进制造集群名单。“2021年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6264亿元,占全国生命健康产业总产值比重20.6%,形成覆盖生物药、化学药、中药、医疗器械全产业板块,‘技术研发—临床试验—检测审批—生产加工—销售流通’全流程的集群体系。”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生物医药产业处处长张力介绍说。

数字赋能下好算力“一盘棋”

随着数字技术与产业经济深度融合,数字经济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动能和增长点,也正在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22)──数字经济助推区域协同发展》显示,京津冀城市群数字服务业在营企业注册资本居东部三大城市群首位。如今,三地数据中心产业合作已成京津冀高质量协同发展的新引擎,携手下好算力“一盘棋”。

近年来,天津已经形成了以信创、大数据与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9大特色优势产业。信创产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人工智能产业链条逐渐完善,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支撑打造的“数字天津”初具成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快速成型,智能软件产品及应用强势增长。

在“东数西算”背景下,数字经济迎来发展新机遇,华为、联想、百度、中国电信、国家超算天津中心等纷纷锚定数字经济新赛道,加快在津建设布局。

(记者张璐 王睿 岳付玉 万红 吴巧君 陈璠 本版漫画 王宇 本报资料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