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

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艺术的盛会 人民的节日

发布时间:2022-09-19 16:58:54 | 来源:北方网 | 作者:吴宏 吴涛 | 责任编辑:吴一凡

“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主办城市,我们也真正感受到了百姓对于反映民族的、时代的文艺作品的渴望,感受到了我们的责任和存在的价值。尽管受疫情影响,在津举行的不少展演、比赛活动改为线上进行。但是人们的热情,享受艺术成果的完美体验都在说明一件事:这是艺术的盛会,是人民的节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9月15日闭幕,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李茁全程参与了艺术节天津赛事的各项组织协调工作。

image.png

记不清有多少问题要处理,大家一起度过多少不眠之夜。文华大奖和群星奖闪闪的奖牌,文化和旅游部领导的高度认可,观众的点赞,参赛团队的感谢……让这一切的付出都心甘情愿,甘之如饴。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携新创剧目《踏伞行》,参与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重要活动之一——第十七届文华奖(戏曲类)的角逐并获奖。这是继18年前获得文华奖后又一次传来捷报。来到天津参赛,莆仙戏《踏伞行》团队经历了设备故障等突发状况,最终顺利完成线下演出,并如愿获得文华大奖。有些跌宕的经历为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地方戏剧披上一层传奇色彩。

image.png

刚到天津的时候,《踏伞行》舞台重要置景——控制亭子前后移动的机器操作显示屏在装卸过程中出现故障。福建省莆仙戏剧院院长黄莹回忆:“我们找人修理但是没有修好,就紧急联系了北京的厂家,准备把机器拿去修理。当时天津全程闭环管理,我们的人不能跟去北京修设备。我与天津执委会说明情况后,执委会帮助我们协调进京车辆,司机拉着设备去送修。从装车送修到设备修复运回天津,全程仅用了三四个小时。设备回来后我们连夜调试,转天彩排的时候一切顺利。”

虽然经历了小插曲,但是排练和演出都非常顺利。黄莹告诉记者:“演出和直播效果非常好,演员们都超常发挥。我们在侧幕观看都觉得非常美。现场评委对我们这部作品评价很高。不少观众也说‘因为看了《踏伞行》,爱上戏曲,更了解到莆仙戏这么唯美。’感谢天津执委会为我们付出的努力,让我们得以顺利完成展演比赛任务。不仅如此,我们还捧回文华大奖,天津是我们的福地。”

9月15日,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在雄安闭幕。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得主、四川省文联主席、四川艺术职业学院院长、四川省川剧院院长、《草鞋县令》领衔主演陈智林不仅作为下届艺术节东道主参与现场活动,还如愿捧回了文华大奖的奖杯。

回忆起在天津参赛的种种,陈智林始终怀着感恩之心。“艺术节在天津举行也是众望所归。我们团队100多人的队伍,在酒店内足不出户每天坚持排练,酒店也提供了很好的排练环境。这次我们能够非常顺利地完成展演任务,要向天津各界领导对我们的关心关爱表示衷心的感谢,让我们可以潜心完成艺术节的演出。演出当天的直播效果非常好,共有734万人次同时在线观看。这也体现了人民群众对于艺术的向往和关注。疫情结束以后,我们还会再来天津,给天津的观众演出,回馈天津各界对我们的支持和关爱。”

image.png

在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和公共服务司的指导下,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联合相关地方云和新媒体矩阵推出“云上群星奖”,推动群星奖线上线下融合开展,有效扩大了本届群星奖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群众文艺优秀成果更多更好地惠及人民群众。本届群星奖戏剧类决赛21个团队线下静场演出同时,通过国家文化云直播,让全国的观众能够欣赏群众文化的最新成果。

市文化和旅游局公共服务处副处长宗成灵告诉记者:“本届群星奖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四个门类决赛比赛,只有戏剧类在天津进行了线下比赛,其他三类决赛均为线上形式进行。戏剧类决赛定在滨海演艺中心举行,那里是无风险地区。在严格疫情防控措施的情况下,所有演职人员和工作人员均采取闭环管理,线下比赛得以顺利进行。”

戏剧类三场线下决赛于8月30日、31日举行,9月1日参赛团队全部撤离天津返回各地。21个节目集中在三场演出的时间里完成,演出前每个节目只有10多分钟的走台时间,对于参赛团队来说挑战可想而知。宗成灵告诉记者:“我们希望每一次舞台上的呈现是给作品加分的。音响、灯光的效果、专业人员的操作与这些参演团队联袂,为广大观众呈现了三场高质量的演出。”

image.png

对于李茁来说,戏剧类比赛现场闭环管理的日子,每一个晚上都是不眠之夜。她说:“群星奖戏剧、曲艺、音乐、舞蹈四个传统门类的比赛,只有戏剧类在天津完成了线下比赛,疫情防控和演出效果达到了一个非常完美的平衡点。天津的疫情防控工作非常扎实细致,各方面的方案做得非常严密,综合研判,措施得当,保证了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在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视频调度会上,文化和旅游部有关领导对天津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认可。”

三年磨一剑,这些来自各地群众文化的精品佳作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体现了时代性、烟火气和人情味。值得一提的是,天津有6个作品登上了群星奖决赛的舞台。其中,小品《疫“懂”的心》最终获得了戏剧类群星奖。这些作品的出现得益于多年来天津公共化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推进、不断完善,文化惠民活动不断开展,群众文化蓬勃发展。

记不清有多少不眠夜的坚守,李茁心中感慨万千。“所有参与者本着展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文化成果的极大热情,参与到艺术节的各项工作中。每个人都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带着温度来做这件事。虽然受疫情影响,有些团队没有来天津,但是这不妨碍在艺术节闭幕以后,还是有可能安排一些惠民演出和巡演。好的作品是要惠及更多群众。”

本届艺术节剧目通过线上演播,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全国的新创优秀剧目齐聚,各地观众激动不已地在评论区写下各自感想。“评剧《革命家庭》唱腔流畅,韵味浓郁”;“歌剧《沂蒙山》气势恢宏,荡气回肠”;“花鼓戏《山那边人家》让童年歌谣飘入耳,让乡愁汹涌澎湃”;“京剧《楝树花》一座孤岛、一对夫妻、三十二年、铸就传奇。”……

据了解,虽然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已经闭幕,但是参演剧目线上演播仍将精彩继续。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期间,除演播第十七届文华奖参评作品外,还特邀了诸多剧目参演,包括中央歌剧院创演的歌剧《道路》,长沙歌舞剧院、长沙交响乐团创演的歌剧《半条红军被》,青岛市歌舞剧院创演的歌剧《马向阳下乡记》,福建省歌舞剧院创演的歌剧《松毛岭之恋》等多部好剧,将于17日-27日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持续奉上文化大餐。那就一起相约“云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