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成立“国字头”转化中心 服务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18 20:16:44 | 来源:天津广播电视台 | 作者:张楠 马晓文 | 责任编辑:吴一凡

天津借力连续举行的12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立“国字头”转化中心,把大赛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让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速大赛成果资源的转化应用,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期间,大赛组委会首次在天津设立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成果转化中心和国家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与制作中心。两个“国字头”中心,都落户在了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每年,学校都会将大赛试题、选手现场的实况操作,制作成视频、微课程等资料,方便教学的同时,同步分享给全国其他地区的参赛院校。大赛成果转化中心落地至今,4年多的时间,已经完成近20个赛项的资源转化,包括高铁通讯与控制系统、无人机应用和维修、智能产线安装与调试等等,大部分都是涉及制造业领域的。

在今年首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线上赛中,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了三个赛项。这几天,线上赛收官后,学校就抓紧整理赛题、现场视频,制作成教学电子课件。争取新学期一开学,就能让师生们用上,把大赛资源转化成新教材、新课程,指导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促进赛教资源的深入对接,天津在大赛和教学之间逐渐形成了六大“对接”,分别是:竞赛赛项对接专业建设、竞赛内容对接课程建设、竞赛标准对接教材编写、竞赛设备对接实训室建设、指导教师对接师资队伍建设、参赛选手对接学生培养。这样的方式和标准,为天津加快培养具备职业技能的高素质人才提供了实践案例。以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将近四成的日常教学课程,来自于往年大赛的资源成果转化,一部分是直接把比赛项目拿过来,纳入教学;还有一部分是根据大赛调整课程内容设置。今年电气学院的50名应届毕业生,在机电一体化、软件编程等课程中,就通过完成往届大赛的赛题,锻炼实操能力,掌握符合企业需要的技能,成功应聘到数控、钳工等不同岗位中。

本次大赛中,智能制造、新技术产业赛项占比四成左右,都是围绕着世界先进的技术技能标准进行设置的,实现了中外选手“手拉手”混合编队,其中很多选手就来自鲁班工坊。大赛转化出的教学资源,也被分享给了天津建设的20个鲁班工坊。目前,天津已经建设完成100个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东盟地区部分国家已经开始使用由我国制定标准、翻译编写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