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蓟州区

考古重大发现!蓟州白马泉村北发掘出近20座唐辽时期墓葬

发布时间:2022-06-09 09:43:35 | 来源:津云 | 作者:吴宏 | 责任编辑:吴一凡

记者从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获悉,2022年5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蓟州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正式考古发掘,目前已经清理完成东汉、唐辽及明清时期墓葬3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标本近200件。

白马泉村北墓地位于蓟州区城关镇白马泉村北部,府君山脚下,南距蓟州区独乐寺约1000米。上世纪九十年代,天津考古部门曾在与墓地相邻的白马泉村东南发掘唐代墓葬2座。2021年,因建设工程需要,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白马泉村北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发现不同时期古代墓葬60座。

东汉墓葬已完成考古清理3座,分布集中,总体保存较好,均为南北向斜坡墓道横穴砖室墓,根据主体墓室数量可分为单室墓和前后双室墓两类。其中,M12为单室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东耳室几部分组成,平面呈刀型,墓室顶部已坍塌,在墓室北部残存两具棺痕,随葬品有陶罐、盆、奁、盘、案、耳杯、勺、仓、灶、井、圈、动物俑,铜镜、铜钱,石黛板、研黛器等,主要位于墓室南侧明器台及耳室附近。M10为前后双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后室几部分组成,前室呈横长方形,后室为竖长方形,前后室间由甬道相连,后室铺地砖上残存有棺痕,随葬品有陶瓮、罐、盆、盒、盘、案、耳杯、仓、灶、井,铜钱等,主要位于前室。 M6为双后室前后双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和双后室几部分组成,前室与双后室之间有通道,前室为横长方形,二后室皆为竖长方形,右后室铺地砖上残存有棺痕,随葬品有陶罐、盆、盘、案、耳杯、仓、灶、井,铜钱等,主要位于前室。这三座汉墓均为京津冀地区东汉时期常见的中小型墓,墓室形制呈现出“第宅化”特征,随葬品不见仿制陶礼器,而以实用器以日常用器和模型明器为主,体现出“生活化”的特征。根据3座墓葬的分布规律推断,有可能是一处家族墓地。

(M5墓室东壁影作假窗)

(M5棺床侧边壶门装饰)

(M7俯视图)

(M8俯视图)

(M10俯视图)

唐代墓葬已清理完成10座,分布较为零散,破坏严重。均为南北向带墓道单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几部分组成,部分墓葬不见甬道,根据墓室平面形状可分为弧方形、椭圆形、近圆形、马蹄形几种。因盗扰严重,这些墓葬仅残存墓室底部,部分墓葬墓壁可见有影作假窗和灯架,部分棺床有壶门装饰,残存随葬品较少,有瓷碗、罐,陶罐、鏊、盘,铜带扣、铜钱等。这批唐墓均为中小型墓,构筑结构简单,墓室砌筑所用青砖多为残半青砖,墓室地面少见青砖铺底,可知这些墓主人身份不高。

(M10前室地面文物)

(M12俯视图)

(M50俯视图)

辽代墓葬已清理完成2座,破坏严重。M2为带墓道圆形单砖室墓,由残半绳纹砖和沟纹砖砌筑,仅残存墓室底部,未见棺床,在墓室北部可见少量烧骨,随葬品仅见陶筒型罐。M50为带墓道圆形砖室墓,墓室内部有磨砖影作的立柱和假门,随葬品有陶鋬锅、三足鼎、盆、盏托,瓷罐,铜带扣、铜钱等。

明清时期墓葬已清理完成10余座,为该时期天津地区常见的类型,多为土圹竖穴墓,少量墓葬以卵石或残半青砖围成砖圹,均为南北向,棺木多已腐朽,尸骨保存较差,随葬品较为简单,有陶罐、板瓦,瓷罐、碗、盘,铜钱等,可见墓主头侧棺外填土随葬罐、碗,头枕板瓦以及墓主上半身填土内随葬板瓦的葬俗,部分板瓦上可见朱符和文字。

以现蓟州主城区为中心,以往在其周围西关、东大井、小毛庄等地多有大规模汉代墓葬集中分布和考古发现,但在城区北部,特别是靠近府君山附近区域汉墓考古发现较为少见,本次发掘拓展了蓟州城区范围内汉代墓葬的分布空间,为认识、解读汉代蓟州城市聚落考古和区域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天津地区唐辽(宋)时期墓葬总体发现数量较少,以往仅在蓟州、宝坻、武清、静海、东丽等地有零星考古发现,历年来总数累计不超百座。本次考古勘探一次性集中发现唐辽时期墓葬数量近20座,这在以往是没有的。墓葬虽因盗扰破坏严重,随葬品较少,但墓葬的基本形制和结构清楚,出土遗物特征明显,为建立天津地区唐辽时期墓葬的考古学年代标尺和综合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该墓地的考古发掘工作目前还在紧张有序进行中,期待随着考古工作持续推进,还会取得新的考古发现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