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新时代 天津这十年 | 小站稻振兴中的“种子工程师”
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振兴小站稻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育种人的付出。“我们的新时代天津这十年”今天来认识默默耕耘的小站稻育种人。
今年56岁的于福安,打小在宁河长大,父母靠种小站稻,供他念书。毕业后,他也开始跟小站稻打交道,虽然育种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一般,但于福安一直没有放弃。
2018年,天津提出《小站稻产业振兴规划》,一场“种子研发升级行动”就此打响。那时候,于福安手里正握着,他精心培育了近十年的“津原”系列水稻种子。
小站稻产业规划出台后,小站稻种植面积增加,原种厂多年育种声名在外,不少涉农区的农户都来订种子。于福安也等来了一系列政策利好,种植补贴、科研经费增加。在市财政支持下,单位建起了新的实验室,有了研究土壤养分和水质的检测设备。科研条件档次提升后,于福安的“津原”稻种研究,很快进入了攻坚阶段。可就在新稻米育种的关键阶段,连续几个月的雨、雾、霜、雪天气接踵而至,较大的湿度让新稻种的质量岌岌可危。当时,很多农户都是长期跟于福安他们合作,一年到头的生计,都指望着着稻田。情急之下,于福安和同事们一起在田间清雪、晾晒,一万多亩的育种田,几十人的团队挨个儿清,家人、朋友能发动的全发动来了。
雪不清,这批种子就得全军覆没,这段时间,于福安最多连续工作了40多个小时。
提升小站稻品质,天津在全市推广优质小站稻品种,于福安他们研究的津原系列品种,也在其中,现在,80%以上的种植户,都用上了他们育出的稻种。小站稻的振兴,不断吸引年轻人加入。刘文贺,农业专业大学毕业后来到这儿,成了于福安的徒弟。水稻研究得下苦功夫,往往几十年才能出成果,而且,每天都需要进行反反复复的实验和田间作业。让年轻人踏下心来育种,于福安经常带着刘文贺,走访种了十几年水稻的老种植户。
渐渐地,刘文贺越来越喜欢这份工作,钻研育种也更加用心了。去年,刘文贺发现,实验室里所有的选种、种子质量检验等实验,都需要提前选100粒种子作为样本,每天这样数种子的工作,就要操作很多遍。刘文贺利用下班时间,上网查资料,想出了更简便的数种子方法。他从冰箱里冻冰棍儿的模子中,获得灵感,定做出了一次性能筛出100粒种子的数粒板。
在父亲于福安的耳濡目染下,他的两个孩子毕业后也从事了农业工作,经常跟于福安切磋种水稻的技艺,新老传承中,让于福安在种子研发中,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