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情帮扶 千里携手奔小康
红桥区援甘教师董世杰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中学给学生上物理课。市合作交流办供图
有一种情谊,跨越千里;有一种同行,并肩逐梦。
当山与海“相遇”,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为这一命题“解锁”新答案。
自2015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天津与对口帮扶地区结对认亲、心手相牵,拿出资金、选派人才、精准施策,举全市之力,助力甘肃7市州、河北承德、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黄南等地区的50个结对帮扶贫困县脱贫“摘帽”,33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东西部协作硕果累累。
如今,山与海的“化学反应”还在持续。天津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坚定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随着帮扶实践走向深入,当地的产业更兴旺了,乡村更美丽了,家家户户更富裕了……新的一年,乡亲们正以崭新的面貌拥抱幸福小康生活。
撬动特色产业引来致富“活水”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杨崖集镇拥有得天独厚的中药材种植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瞄准这一优势,天津投入488万元专项资金,联合甘肃长征药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当地建起中药材加工就业帮扶车间,运用“企业+农户”订单保底收购模式,带动村民就近就地就业,将“小草药”做成“大产业”。
村民赵富忠颇有感触:“我以前在家干农活,现在有了帮扶车间,农闲时就上这儿来打工,一天能挣80元呢。”除了工资收入,赵富忠种植的黄芪也有了固定“买主”:“去年,我那10多亩黄芪,有药业专员上门收购,进账4万多元。”村民陈国仁说,他种了500多亩板蓝根,按照帮扶车间的收购行情,一亩地折合2000多元。
如今,杨崖集镇年产中药材8000吨,农业产值达2600万元。镇里越来越多的农户走进帮扶车间,尝到了“甜头”,托起了“致富梦”。
产业帮扶,就是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在承德隆化县,天津帮助当地农民走出一条发展水培蔬菜种植的新路,农民变身产业工人,田间地头成了日光温室。目前,水培蔬菜的销路辐射上海、广州等多个地区,同时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随着项目规模逐年扩大,预计还将安排县里农村剩余劳动力260余人。可喜的是,天津去年还将这一项目成功复制推广到新疆和田策勒县,建设适合南疆气候特点的新型蔬菜种植园。
“天津因地制宜,制定助力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实施方案,坚持到县财政资金50%以上用于支持发展畜养殖、乡村旅游、科技大棚等特色产业。”市合作交流办二级巡视员杨毅东介绍,近年来,我市引导516家企业赴对口帮扶地区投资超55亿元,总结推广天津食品集团“五统一”肉羊全产业链经验,以及“致富蜜”“摇钱树”等产业模式,实现每县建设1个产业园、扶持1个重点产业、打造1个特色产品。
多渠道设岗位端稳就业“饭碗”
产业连着就业,安居更要乐“业”。让脱贫群众端稳就业的“饭碗”一直是天津人民的心头大事。
开展稳岗就业行动、制定就业奖补,鼓励企业、个人和社会组织参与就业帮扶……天津多措并举,拓宽脱贫群众就业渠道,让关爱的“春风”温暖民心。
在新疆和田地区于田县阿热勒乡夏玛勒巴格村,每天早晨,维吾尔族姑娘茹克艳准时到离家不远的云账户“自习鸽”基地,开始一天的工作:给种鸽补充饲料、在鸽蛋上标编号,去基地的自习室学习汉语和肉鸽养殖技术……这样一个养家、学习两不误的岗位让茹克艳很是满意。饲养员色丽米罕同样有一种幸福感:“在养鸽基地每月收入3000元,不累,而且守着家,方便照顾孩子。”
“自习鸽”基地由云账户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援建,实行“养鸽+自习”模式,即养鸽场和自习室双配套,吸引了不少村民报名。按照规划,随着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可带动当地500人就业。
“到天津1年多了,很有成就感,把挣的工资寄回家,吃穿啥的都好起来了,我还学到了技术。”作为天津正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一员,来自甘肃省天水市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的马艳很感激天津在家乡举办的“东西部劳务协作就业专场招聘会”,让她找到了合适的工作。“从不敢想,我现在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公司还提供宿舍,吃住都很好,特别高兴。”马艳笑着说。
为推动对口帮扶地区劳动力转移就业,天津搭平台、出政策,创新招法,开展劳务协作培训班,与中西部25省市人社部门建立常态对接机制,挖掘周边省市岗位资源;支持结对地区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在涉农项目建设和管护方面,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就近就地吸纳就业。
惠民生疏“痛点”一个都不能少
一笔笔真金白银、一项项惠民之举,让东西部协作和支援合作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可持续,也让当地群众的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在青海省黄南州同仁市黄乃亥乡日秀玛村,对于祖祖辈辈都扎根于此的吉毛才让来说,这几年过得格外舒心:“自来水通到家,不用再走十几公里去背水。拧开水龙头,水流可大了,吃水、浇花、洗衣服,都能行!”
黄乃亥乡海拔高,土质为湿陷性黄土,乡民最大的“痛点”就是“用水难”,当地曾有“宁肯给桶奶也不愿给碗水”的说法。天津援青干部、同仁县副县长王凯告诉记者,本着“黄南所需、天津所能”的原则,天津投入730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安全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黄乃亥乡的“吃水难”“供水难”问题。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妥坝乡诺玛村海拔高、人口分布广、出行难。近年来,天津支持妥坝乡诺玛村启动整村搬迁安置区建设项目,实施整村搬迁、住房改建、道路硬化等一系列民生改善工程。“老村房屋是土木结构,不通自来水、不能看有线电视,交通也不方便。现在,新村条件样样好,小康生活就在眼前。”村民松吉言语间流露出对未来的憧憬。
如今,“红瓦白墙”筑起了诺玛村人的新希望,平坦的柏油路正引领诺玛村通向致富的大道。
市合作交流办党组成员、副主任王东说:“在对口帮扶地区的民生改善上,天津持续加大住房与饮水、城乡道路、居住环境、文化设施等民生领域的倾斜支持力度,安排对口支援新疆和田、西藏昌都、青海黄南财政援助资金占比80%以上,谋划‘安居富民’‘定居兴牧’等示范民居工程,形成了一批具有天津特色的生动案例。”